郁郁蔥蔥的樹木,煙霧繚繞的山丘,蜿蜒曲折的山路,這是楊拉(化名)平日里最常看到的風景,這里是長壽之鄉(xiāng)巴馬,這里恍若世外桃源,風景宜人。楊拉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西山鄉(xiāng)德州儀器(TI)希望小學四年級一班的學生,他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有機會和父母見一面。因為路遠,楊拉平日里都住在學校。即使是放假,他也很少離開生活的村莊,去過最遠的地方是父母打工的南寧。學校里的孩子大部分和楊拉一樣,從出生到現在幾乎沒有離開過巴馬,他們不知道山外有什么,也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什么樣。
2018年11月15日對楊拉來說是特別的一天。這天,山路的那一頭來了好多山外的叔叔阿姨,其中還有外國人。他們給楊拉所在的學校捐建了嶄新的教學樓和全新的多媒體教室,也帶來了自己和同學們從沒上過的課程,把從未在書本上出現過的“芯片”一詞帶到了他的世界。
聞心語(化名)是楊拉隔壁班的同學,她特別喜歡今天的“芯動課”。她第一次知道原來手機和電腦都是由叔叔阿姨們手里拿著的那枚小小的芯片控制的。這個運用在眾多電子設備的芯片,“是把沙子加熱,把它溶解后,然后再用鐵和塑料裝成一個衣服幫它穿上”而成的。聞心語眉飛色舞地講述著在課堂上的所見所得,和同學們興奮地討論著要用芯片發(fā)明一個什么樣的機器人。
實際上,聞心語和楊拉今天上的課叫做“魔力芯動課堂”,是德州儀器(TI)發(fā)起和設計的公益助學課程。他們所在的學校是德州儀器在中國捐建的第六所希望小學。每到一處,TI的志愿者隊伍都會將“芯片”、“電源”這些基本的科技知識帶到偏遠的地方,為當地的孩子們打開一扇科技之窗。在廣西巴馬,“魔力芯動課堂”的講師由20余位TI各部門的經理和員工志愿者擔任,TI全球教育技術總裁、教育事業(yè)及企業(yè)社會責任副總裁Peter Balyta博士、TI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qū)總裁胡煜華女士都身在其中。志愿者們通過卡通、短片、電子產品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形象地介紹芯片的制作過程和應用領域。四年級三班的陳睿(化名)在課上做了風動汽車,看著自己放進去電池后就能前行的小汽車,他的心里滿是驚喜與好奇。在課堂上,陳睿觀看了Peter帶來的一支小短片,短片分享了在美國老師們是如何通過科技啟發(fā)孩子們將數學應用于生活,Peter還帶來了裝有TI芯片的計算器機器人,幫助孩子們學以致用。陳睿暗暗夢想著用芯片設計一個做飯機器人,幫每天做飯的姐姐減輕一些負擔。他憧憬著以后可以離開巴馬,到北京去,成為一個科學家,探索各種奇妙的東西。TI志愿者們的到來,在許多像陳睿這樣的孩子心間播下了科技的種子,幫助他們推開了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
除了對芯片的探索,來自德國的Amir和其他TI志愿者還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妙趣橫生的英語課。Amir和孩子們愉快的互動,通過有趣的農場小動物故事,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產生對英語的興趣。在1個小時的課程里,孩子們不僅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和語言的趣味,更能通過與TI志愿者們的互動和游戲,看到更多世界的不同。六年級的羅秀婷(化名)特別喜歡來上課的兩個“外國人叔叔”,她說長大后想離開巴馬,想出國“去看看外面的世界”。TI志愿者們的出現為孩子的夢想了插上翅膀,讓他們能以更加自信從容的姿態(tài),融入這個快速發(fā)展的多元化時代。
德州儀器(TI)全球教育技術總裁、教育事業(yè)及企業(yè)社會責任副總裁Peter Balyta在落成儀式的開幕致辭中表示:“我們殷切期盼,在這座配備多媒體設備的新學校中,能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對學習的終生熱愛,并在數學、科學、閱讀和寫作領域不斷探索!
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楊曉禹先生在致辭中進一步表示:“德州儀器對中國教育的貢獻不僅僅在于捐款多少錢,更重要的是把對科技產品帶給世界的沖擊力,賦予了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讓孩子們開闊眼界,在未來能夠獲得更多的發(fā)展!
從來沒有離開過廣西的楊拉說,他以后想去北京,想去上海,還想去美國看看。TI帶來的不只是全新的教學樓,也不只是短短一個小時的芯動課,更多的是科技澆筑的思維啟發(fā),是在孩子們眼前鋪展開來的全新世界。在每雙求知的眼睛里埋下喚作的夢想的種子,在未來的某一天,會生根發(fā)芽,開出夢想的花。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德州儀器,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